来源:雪球App,作者: 百态老人,(https://xueqiu.com/6916781846/321127569)
一、平安金融逐步退出小贷业务整体情况平安金融正在逐步退出小贷业务。2025年1月9日,平安金融旗下控股子公司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退出广州平安好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信也科技旗下上海耳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接盘,平安好贷成为信也科技旗下一员,这是平安金融退出小贷业务的最新动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金融在之前就已经有退出小贷业务的相关举措。例如,2022年12月,平安金融旗下子公司就转让了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曾用名珠海横琴平安钱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当时接盘的是明珠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受让60%、40%股权。再如平安普惠旗下在2022 - 2024年期间公司状态变更也体现出平安集团对旗下小贷业务的收缩,2022年12月平安普惠旗下公司湖南平安普惠小贷被注销,去年12月,平安普惠旗下另一公司深圳平安普惠小贷也被注销,平安普惠旗下重庆金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也于去年12月更名,同时变更了经营范围,从在重庆范围内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和以自有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股权投资变更为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这意味着平安普惠旗下三张网络小贷牌照均已被注销。平安好贷本身成立于2015年,法定代表人为余泽浩,注册资本为60,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业务、房地产咨询服务、担保服务(融资性担保除外)、资产管理等。在此次工商变更前,平安好贷由中国平安旗下控股子公司平安金科100%控股,变更后其大股东为上海耳序。上海耳序是信也科技旗下子公司,信也科技总部位于上海,2017年在纽交所上市,其前身为中国内地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后在强监管之下,从网贷向助贷转身,信也科技财报显示去年三季度实现营收32.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8.6%;截至三季度末,其国内、国际市场累计服务用户3260万人,在国内信也科技去年前三季度的交易额达到1420亿元,同比上升4%。二、平安金融小贷退出的相关报道众多媒体对平安金融小贷退出业务进行了报道。根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平安金融旗下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转让广州平安好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100%股权。这一转让行为是平安金融退出小贷业务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意味着平安金融在小贷领域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收缩。其他媒体如21世纪经济报道等也对此事进行详细解读,报道不仅指出了平安金融在平安好贷股权的转出,还强调了整个行业背景下平安金融这一行为的意义。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平安集团也在陆续收缩旗下小贷牌照及业务范围,如2022年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普惠注销了两张互联网小贷牌照。2024年12月20日,平安普惠旗下的重庆金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更名为重庆昱合翱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也去除了在重庆范围内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和以自有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股权投资业务等具体情况。媒体的报道不仅仅是对该事件的描述,更是站在行业视角下进行深度剖析,反映出平安金融小贷退出业务是一个在多方因素影响下逐步推进的过程。三、平安金融退出小贷的最新进展最新进展是广州平安好贷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完成股权变更,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于1月9日退出。从平安金融的后续发展战略以及整个小贷行业的布局来看,平安金融继续从相关小贷业务抽身,像是平安普惠旗下相关公司之前进行的注销或者经营范围变更等动作均显示了平安金融整体从小贷领域退出的决心。并且在整体金融业务架构上,平安金融可能会将精力和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主营业务中。例如平安旗下一些核心的保险、理财等业务板块等。这一转变也可能会和平安金融应对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评估等多种因素相关联,以保证公司在合规、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实现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四、有关平安金融退出小贷的最新消息汇总综合各方面消息,平安金融近期的小贷业务退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转让旗下小额贷款公司股权,例如广州平安好贷的股权转让。另一方面是对已有的小贷相关业务进行转型或者注销。平安普惠旗下各个子公司相关小贷业务牌照注销或者经营范围变更都属于这一范围。从行业数据来看,平安金融所在的整个小贷行业格局也处于动荡调整阶段。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跌至5385家,贷款余额降至7514亿元。这一背景下平安金融的退出也不是个例,2024年包括保利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在内的多家央企子公司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小贷公司股权。上市公司层面也在进行小贷业务的收缩,2024年一些沪深上市公司如农产品、三变科技等公告称欲转让旗下小贷公司股权。并且2025年1月8日,兆丰小贷终止挂牌成为年内首家在新三板退市的小贷公司。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在小贷领域却呈现出不同态势,腾讯、京东、美团、字节跳动、滴滴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拿下小贷公司并注资,市场份额日趋集中于这些头部互联网平台。 )五、平安金融退出小贷的行业影响分析平安金融退出小贷业务对小贷行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一)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在平安金融退出之前,平安旗下的小贷公司在市场上属于较为强大的竞争者,在平安众多的营业网点和广大的客户群体支持下,其小贷业务有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平安金融的退出将使小贷市场份额面临重新分配,一些原本受到平安小贷业务竞争压力的公司可能得到更多发展机会。而当前互联网巨头正在纷纷进军小贷行业并且增资入场,如腾讯、京东等,平安金融退出所空出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部分被这些巨头抢占,导致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向头部互联网平台倾斜。目前整个市场上区域性小贷公司本身就在艰难生存,平安金融的退出会让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环境,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可能促使更多区域性小贷公司进行业务转型或者寻求合并等方式以求生存。-(二)行业监管导向凸显 平安金融的退出小贷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小贷行业监管政策的影响力。2024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小贷公司立足当地,不得跨省区、跨地市展业,同时也对小贷公司“牌照出租”等乱象进行遏制,并且规定跨省展业的网络小贷的一次性实缴资本不低于50亿元,这一监管新规提高了经营主体的门槛。平安金融的退出或许正是不断适应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表现。而平安金融这种大型企业的退出对整个行业起到一种示范警示的作用,引导行业内企业更加关注监管要求,合规经营。-(三)对行业信心与市场预期的影响 平安金融作为大型金融集团,它的业务变动容易引起市场对小贷行业的信心波动。平安金融退出可能会让部分市场投资者和参与者对小贷行业的前景感到担忧,从而影响到新的资本进入小贷市场的积极性,小贷行业面临资本流入变缓甚至缩小的可能。不过从长期来看,随着监管加强,行业秩序更加规范,既可以清除行业内一些不合规经营的企业,也有利于留存下来的企业发挥优势,增强整个行业的稳定性,也可能使市场参与者对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 )六、平安金融退出小贷的官方声明截至目前,并没有查询到平安金融针对退出小贷业务发布专门的官方完整声明。但从平安金融旗下各子公司一系列转让股权、注销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等实际动作来看,可以强烈地体现出平安金融正在执行退出小贷业务的战略决策。虽然没有特定声明,但平安金融在官方财报中可能会提及相关业务格局调整对公司业绩等方面的影响等内容,这些可能间接地表达平安金融在小贷业务方面的发展方向及态度。不过对于没有官方直接声明这一情况,也不能排除平安金融在后续经营中结合自身战略规划和市场变化等因素考虑发布官方声明,或者在相关的金融监管报告等文件中体现其退出小贷的背后思考逻辑等情况。